什麼是「藥物」基因檢測?
藥物基因檢測就是運用基因檢測分析DNA的變異或是表現,結合藥物動力學、藥物成分或藥物產生療效的形式等各種因素進行研究分析,配合世界各地臨床研究結果的大數據,給予臨床醫師更多的參考資訊,可以預先評估每個人對藥物可能產生的反應、效果,以及所需劑量等,降低調整用藥所需時間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
檢查目的
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近10年的統,每年約有200起遭受嚴重藥害反應的救濟申請,當中約有3成的案例最後無法挽回生命。由於兒童的劑量不易計算,因此兒童用藥錯誤的發生率是一般成人的3倍,而這些用藥錯誤可能造成肝腎及其他器官不可逆的損傷。
過去醫學只能在用藥之後,才從臨床反應知道病患是否對藥物過敏,現在透過基因檢測,可以讓父母及醫師知道孩子適合使用的藥物與劑量,除了治療更加精準,使藥物達到合適的療效,也可以預先知道孩子是否對某種藥物有過敏或嚴重副作用反應,提醒醫師避免使用相關藥物,或調整藥物劑量,提早防範藥物使用的不良反應,避免兒童用藥傷害,提升用藥安全。
檢查方式
以採檢棒在口腔內兩側上下旋轉摩擦10~15下,刮取口腔黏膜即可。
檢查藥物種類
新生兒藥物基因檢測項目包含:
9大專科:兒科、家醫科、內科、外科、牙科、骨科、復健科、婦產科、精神科等。
8大類型:鎮痛解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感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抗癲癇、神經及新陳代謝系統等。
33種兒童常見疾病用藥:包含Allopurinol,Phenytoin,carbamazepine,Diclofenac、Ibuprofen等藥害救濟排名前10名的藥物。
常見問題:
Q:新生兒接受藥物基因檢測之後,未來還需要再次接受檢測嗎?
A:
人體的遺傳基因不會改變,藥物基因檢測終生只需要驗一次即可,在新生兒時期取得這些攸關用藥安全的資訊,成人以後仍相當實用。
Q:這項檢查是否有健保給付呢?
A:目前新生兒藥物基因檢測尚無健保給付,需自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