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抹片檢查
檢查目的
子宮頸癌曾經是國人女性十大死因之一,因為初期無症狀,等到出現異常出血或下腹疼痛時,疾病已經進展到中後期,需要進行複雜的手術或是合併電療、化療才能控制。治療子宮頸癌也一直是婦產科很重要困難的課題。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藉由顯微鏡觀察抹片上的細胞核、細胞質的比例,以及細胞形狀及大小等,來辨別受檢者是否有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之問題。由於子宮頸抹片檢查主要是採集子宮頸上剝落的細胞,所以除了能檢測子宮頸癌外,像陰道病變、子宮內膜癌等異常細胞也可能在抹片過程中被採集到,進而診斷。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療子宮頸癌的最佳方式,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偵測出早期子宮頸的病變,使醫師能在尚未癌化前經過簡單的治療就將病灶去除,大大提高治癒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
檢查方式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一種簡單、快速且無痛的檢查方式。醫師會請妳躺在內診台上,用陰道擴張器來擴大陰道以子宮頸刷,將子宮頸四周和陰道後壁的細胞刮下。將細胞樣本抹在玻片上並迅速浸泡在固定液內固定,然後送至病理科進行細胞學檢查。目前子宮頸癌篩檢工具可分為以下兩種:
傳統子宮頸抹片
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
新柏氏電腦超薄抹片
檢體採樣的方式和傳統子宮頸抹片相同,不同的是採樣後並不是將細胞塗抹在玻片上,而是放在裝有特殊保存液的小瓶中,保留細胞的完整,再經由離心去除雜質後,以自動化儀器製成單層細胞的抹片,使得抹片均勻清晰,以提升準確度。
常見Q&A
Q:何時該做此項檢查呢?
A:有性行為或3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Q:做此項檢查需注意什麼?
A: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度,請您配合以下事項:
• 檢查前請避免盆浴
• 檢查前3天不可有性行為
• 要避開生理期,最好是完全結束才受檢
• 陰道塞劑治療的7天內不可做檢查
• 檢查前不能沖洗陰道
• 子宮頸手術後的抹片追蹤必須間隔三個月以上
• 剛生產完,由於哺乳會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建議產後2個月以上再做抹片檢查
Q: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異常該怎麼辦?
A:如果抹片結果呈現懷疑或輕微的異常,則醫師必須重複檢查以再確定。
如果抹片結果呈現顯著的異常,則醫師可能會實施陰道鏡檢以檢查陰道與子宮頸。在陰道鏡診視下直接取出少量子宮頸組織以供病理科醫師做檢驗。這個過程稱為切片檢查,切片檢查可以確定異常細胞是否為癌症,如有癌變時,仍需到手術房做錐狀切片,較能確認範圍及往後的治療參考。
Q:預防子宮頸癌的其他選擇?
A:子宮頸症的成因主要是因為透過性行為感染「高危險」類型的人類突病毒(如HPV 16, 18, 31, 45, 52 及 58等)而導致子宮頸細胞病變,所以除了每年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外,進行人類乳突病毒篩檢也非常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預防子宮頸癌建議要以「抹片」、「安全性行為」和「施打疫苗」才能全面預防疾病。
您可以在請醫師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時,詢問是否能同時進行人類乳突病毒篩檢,或是邀請您的伴侶一同施打HPV疫苗共同預防,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減少把病毒傳給另一半的風險,互相感染。
Q:這項檢查是否有健保給付呢?
A: 30歲以上婦女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即可接受每年1次的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傳統子宮頸抹片)。健保目前尚未給付電腦超薄抹片檢查費用,因此電腦超薄抹片須自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