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生婦幼診所 呂佳澍醫師
子宮頸在懷孕期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做為將發育中的胎兒保留在子宮內的屏障。子宮頸過早開始擴張和變薄(16至22週),而導致胎兒在無法在子宮外生存之前被娩出就稱為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閉鎖不全的症狀
子宮頸閉鎖不全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與一般子宮收縮陣痛造成的早產不同,病患常直到出現明顯的併發症(如早產、破水等),驚覺而就醫才發現子宮頸已悄然無息地打開而造成相關的併發症。因此如何辨識出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高風險病患而提早介入治療是產科醫師必要的訓練。
哪些人是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高風險病患?
1. 有過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早產病史。
2. 子宮頸的手術史,如:子宮頸擴張手術、錐狀切除手術等。
3. 子宮或子宮頸先天異常。
4. 多胞胎妊娠。
藉由內診檢查子宮頸擴張程度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頸長度,若長度小於2.5公分即為過短可能是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閉鎖不全的治療選擇
子宮頸閉鎖不全的治療很大程度取決於妊娠週數和患者的個人狀況。常見的方法包括:
1. 子宮頸環紮術:子宮頸環紮術是最常用的預防措施之一,涉及在子宮頸周圍縫合以支撐它。此手術通常在懷孕第 12 至 24 週之間進行,有助於預防早產和維持懷孕。
2. 黃體素治療: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對於有早產史或子宮頸短的女性,可能會建議補充黃體素以幫助維持懷孕。
3. 規則追蹤:透過定期超音波檢查和骨盆檢查加強監測可以幫助監測整個懷孕期間的子宮頸狀況。
4. 生活調整:建議多休息、減少體力活動、避免劇烈活動。
5. 緊急醫療介入:如果病人出現臨產或子宮頸機能不全的跡象,可能需要緊急醫療照護。醫療團隊將準備好處理早產或在需要時協助分娩。
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預後
子宮頸閉鎖不全是一種嚴重且難以預防的疾病,但若能及早診斷與適切的醫療介入,可顯著改善病情發展,其中接受過子宮頸環紮術或其他治療的女性,最終亦能順利達到足月或接近足月妊娠,並迎接健康寶寶的誕生。
對於高風險族群的孕婦,定期進行產檢特別重要,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及時回到原產檢醫師處確認狀況及寶寶的安全。